赵芃,2014年毕业于我校医学影像学系,现任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河底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。她用十余年的基层坚守,在乡村沃土上书写着青春答卷,以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诠释担当,走出了一条属于基层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,成为我校学子扎根一线、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。

初踏乡土践初心
2014年,刚刚毕业的赵芃通过山西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考试,最终前往阳泉市郊区河底镇河底村任职,刚出“校门”就走进了“乡村”,成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的选调生。
在河底村担任书记助理的日子里,她跟着村干部学方言、走农户、认地块,带着“归零”心态开启基层征程。此后,无论在程庄村任支部委员,还是在镇党委组宣办公室、党政办担任主任,她始终以“新兵”姿态虚心学习,在岗位轮换中熟悉基层工作的全流程,为日后挑起大梁打下坚实基础。
脚步丈量为民情
赵芃始终坚信基层工作的根应当扎在群众的土地里。工作以来,她的足迹遍布河底镇24个行政村,开车里程超过1万公里,走访农户500余次。在程庄村任职时,她更是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白天跟着下地干活,晚上围着小桌拉家常,她用真诚逐渐敲开了群众的心门。
正是这份沉浸式融入,让她精准掌握了村里的难点堵点:清廉乡村建设如何破题、基层治理能力如何提升、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如何落地……她带着村民的期盼找方法、谋思路,推动程庄村在多项重点工作中实现新突破,用脚步丈量出民情,持续破解乡村治理难题。

淬火成钢显担当
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防汛抗旱防火等重点任务,不论是“风雨交加”还是“荆棘阻挡”,她永远都在路上。基层工作异常繁重、协调困难、时间紧迫,常常是“白+黑”“5+2”,她始终能扛起职责、迎难而上、坚守岗位。
曾经在大学里被称为“柔女子”的她,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练就了“硬肩膀”。群众说她是“铁娘子”,再难的事交给她都放心;同事称她为“女管家”,大小事务经她手都井然有序。从“开口怯场”到“能讲会说”,从“提笔犯难”到“能写善谋”,从“遇事慌张”到“沉着应对”,她在磨砺中成长为“压担能挑”的多面手干部。
实干书写成长卷
近五年,赵芃连续三年在单位年度测评中获得“优秀”等级,更荣获“三等功”勋章,从普通科员成长为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。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是她心里装群众、手中有方法、脚下接地气的坚守。
如今,站在新的岗位上,她依然保持着刚到基层时的热忱。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,赵芃用实干证明,青春的绽放不在温室而在田野,成长的答案不在书本而在实践,她以我校学子的担当,踏出了一条基层选调生行之有恒、行之有力、行之有方的实干之路。
文图赵芃